大运会保障|璀璨焰火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02
分享到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精彩上演,闪耀东安湖体育公园夜空的焰火表演精彩绝伦、惊艳世界。绚丽的焰火照亮了成都这座千年名城,也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3799c762f22d01aa69450900583555cf.gif

惊艳和璀璨背后,是许多人默默的坚守和奋战。建科院技术团队参与了开幕式主场馆屋盖焰火燃放方案的技术保障工作。通过现场试验和技术论证,为保障开幕式焰火燃放效果积极贡献专业力量。

高度重视 以最高标准抓部署

作为大运会开幕式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场馆为空间桁架结构,为了呈现出开幕式上的焰火效果,此次焰火燃放装置架设在主体育场屋盖玻璃采光顶。采光顶设计之初并未考虑燃放焰火时产生的附加荷载,且焰火燃放频率可能使体育场屋盖产生受迫振动,对主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成都大运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首个以开放形式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综合赛事,是国之大事、省之要事。做好场馆主体结构安全保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接到工作任务后,建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部署,汇聚优秀专家团队、专业仪器设备,对主体育场进行实地踏勘。踏勘结束后,专家团队结合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具体情况,制定了焰火燃放中采光顶结构详细监测方案,组委会认为该方案可实施性强,能够获取关键数据,技术可行。

图片1.png

 

尽锐而出 确保监测足够优化

这次焰火表演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为了确保烟花表演呈现最好的效果,需要我们用科学、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道工序。建科院集智之力,尽锐而出,“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确保万无一失”。现场监测作业开工前,技术人员反复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依据监测方案将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前,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2023年5月上旬技术人员便将各类监测设备进行了布置和调试。

大运会开幕式前,技术团队先后进行了两次现场测试,积极与组委会及焰火燃放单位协调,一轮轮会商,一次次碰撞,不断优化和调整现场监测方案,精益求精,力图采集到能反映结构真实情况的每一个数据。

图片2.png

 

迎难而上 艰难时刻显担当

这是一场砥砺初心的旅程,不获全胜,不言成功。建科院技术团队克服了技术复杂、监测区域较大、监测设备投入较多、工期较短的挑战,全程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状态,用必胜的信念迎接着挑战。现场监测时,室外温度已近40℃,屋盖钢桁架下作业点的温度更是高达50℃,且空气流通差,技术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晒伤、脱皮。越是艰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建科院团队是一只敢打硬仗、迎难而上的技术队伍,以一腔热诚一份担当,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最终完美捕捉焰火燃放时结构的动态响应数据。

越临近,越忐忑;越临近,也越从容。开幕式进入倒计时,绚烂焰火终于绽放,伴随着隆隆的焰火发射声,主场馆采光顶下方的建科院团队仍坚守岗位,直至整个开幕式圆满结束。他们站在离焰火最近的地方,却没有看到焰火绽放时的场面,但是没关系,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已经化成璀璨的焰火绽放,当现场热烈的欢呼声响起那一刻,这个无悔的夜将永远铭记在他们心中。

 图片6.png

焰火漫天,秀出绚丽与壮美,“成都成就梦想”似乎已在这唯美焰火中照进现实。然而,这是焰火的结束,却是大运会赛事的开始;这是建科院焰火燃放技术保障工作的结束,却是建科院持续保障大运会赛事工作的开始,建科院将继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全力保障大运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