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前路建科人①:创业者没有天花板

发布时间:2024-09-14
分享到

张鑫祥.jpg

第一站:职场新人,去又归来

2015年,还在重庆大学读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我,在师兄张锦涛的引荐下来到建科院实习。严谨的科研氛围、深厚的技术底蕴、不懈的创新精神,我被建科院深深吸引。尽管在毕业后没有立即加入建科院,但这段实习的经历塑造了我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精神,为我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建筑行业逐渐进入调整期,我也开始思索自己的职业方向。我是学技术出身、搞技术为生的,我想通过自己的技术,实实在在为行业解决一些问题。要说尊重科研、崇尚技术的理想彼岸,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我首次踏入职场的地方——四川建科院。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重返建科院,在这里扎根。

第二站:工匠中心,创业者没有天花板

我加入的部门是四川工匠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由首届“四川工匠”熊柱红领衔——平时都称她为“熊姐”。这是一个专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而设立的部门。因为“传帮带”,熊姐成为了我的导师。更确切地说,她就像我在事业上的引路人,时刻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着我、鼓励着我一路前行。

2021年开始,我参与到地下工程限压抗浮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这项技术是建科院的自有核心技术之一,凝聚着众多专家前辈的心血。成果转化工作的意义之所以重大,在于让一个最初的“idea”,真真正正地落地见效,成为一个改进行业的技术,一项满足需求的产品,一种造福群众的方法。同时,至为关键地,为企业创造效益,提升影响力。

但成果转化工作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专利价值评估、无形资产确权分割、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方、法律意见咨询、资产备案,地下工程限压抗浮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尽管我们对困难有所预见,但现实的复杂性和挑战的深度,仍让我们措手不及。

面对压力和挑战,团队中难免有人感到沮丧。但熊姐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她一遍遍地为我们打气,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寻找突破口。迷茫的时候,我也曾问熊姐,你说我们能成吗?熊姐说,能,我坚信我们做的事对企业、对市场、对社会是有益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创业者没有天花板。

创业者没有天花板,我想,我来建科院,不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解决问题吗。渐渐地,我也更加坚定了信心。专业跨度大,我就自学岩土、给排水及人防等领域知识。业务综合面广,我就跑商务、跑招标、跟设计、跟施工,最终自己能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独当一面。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为营步步高。限压抗浮技术成果转化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闯出了市场的一片天,为建科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

图片1.png

图片2.png

第三站:建研万瑞,不惧启程不惧风

乘着成果转化的东风,2022年底,历经两年不懈的努力,以“双混改”为牵引的四川省建研万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成为四川省国资系统首个“双混改”案例。

让我担任建研万瑞总经理?领导找我交流意见时,我内心充满了犹豫。

坦诚地说,我原本的计划是继续深耕鉴定与加固技术领域,专心致志于技术工作。管理一个混改公司?我知道我将面临连绵不绝的挑战和层出不穷的难题。组织对我充满信心,认为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我都能创造价值。他们看到了我的技术专长和项目管理潜力,认为现在是我在新角色上发光的时候。

这一年,我的儿子也出生了,我开始思考,我以后怎么告诉他这段往事。是告诉他我因为困难而退缩,还是在企业需要我时勇敢站出来?这促使我做出了选择。

于是,我来到了建研万瑞。起步确实艰难。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挑战,作为“双混改”企业,意味着无法直接套用国企、民企的现有模式,只能多方借鉴,慢慢探索。其次是团队建设,公司成立初期只有我和另外2名工程部人员,怎样尽快地培养出人才队伍,我们进行过业绩对赌招聘,引入了院的“导师带徒”机制等。最后是业务渠道如何建立,我带队跑遍了全国20个省市,组织10多场专业展会,目前我还提出了“客户圈层管理”“代理孵化计划”等,市场渠道逐渐拓宽......

  图片3.png

图片4.png

建科院的路还很长,建研万瑞的路还很长,我自己职业生涯的路,也还很长。从职场新人,到技术工作者,再到经营管理者,无论是建科院教我授予我的,还是我自身的成长实践,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创业者是没有天花板的。接下来,我还要同建研万瑞一道,把成套技术转化与人工智能、双碳等新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技术产品不断改进,推动行业提质增效,推动建科院转型升级!

 

一点点展望:

人才是推动变革的核心引擎。建科院的技术精英,内心有巨大的动力,未来有无限的潜能。希望建科院继续秉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汇聚改革发展强劲动能。愿每一位建科人,在这片沃土上能手摘梦想;愿建科院向着建筑科研的星辰大海更深更远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