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好房子” 建科院主编的这部 标准“出圈”了

发布时间:2025-04-17
分享到

4月15日,《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T/SCSTA 001-2025)(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6月1日起实施。

这是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发布后,全国首个落地的地方性“好房子”评价标准

四川建科院,凭借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和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优势,成为《标准》的主编单位,本着以建筑科技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引领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从调研、起草到意见征集、修订成稿,全过程、全身心推动《标准》标准编制落地。

 

《标准》发布即“出圈”,引起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什么是“好房子”?四川民众亲手“画像”。

标准基于全省7000余份居民问卷调查,真正体现“用户视角”。98%以上的问卷来自四川省内,覆盖全省21个市区,通过科学统计方法,确定最终权重。

卷调查指标由专家梳理,涉及住房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舒适与健康、绿色与低碳、智慧与便捷、运维与物业等,全面考虑居民住房需求。

怎么好,主编单位专家来支招

怎么建好房子?来听听建科院的专家怎么说。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葛庆子 建科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博士。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超40㎡,住房发展进入“品质升级”新阶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此次《标准》的出台正是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四川实际需求制定的“品质标尺”。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缺一不可

乔振勇 建科院下属能环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

标准》以“结果导向、人民需求”为原则,构建了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舒适与健康、绿色与低碳、智慧与便捷、运维与物业7大一级指标,并设立“创新加分项”。项目需通过“一票否决”的基本项考核后,按总分评定星级(60分起评,80分以上为三星级)。

使用安全零容忍

黄朗 建科院下属综测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空坠物、防滑防水等细节均被列为“一票否决项”,倒逼全周期安全管控。

重视舒适与健康环境

倪吉 四川建科院下属能环院技术专家 正高级工程师

《标准》将噪声、采光、温度、湿度、空气、水和场地环境全部纳入评价范畴,引导相关单位更加重视软环境品质营造。

 

鼓励绿色与智慧创新

苏英杰 建科院下属能环院高级工程师

本标准将绿色节能、低碳环保、智慧设施、智慧安防及便捷服务纳入评价范畴,引导全社会面向未来居住需求创新发展。

 

知需求 懂技术 这个主编单位 靠谱!

作为主编单位,建科院拥有7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是国家建工部西南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科院以科技创新为“立院之本”,持之以恒大力推动建筑科技创新,70年“磨一剑”,锻造出涵盖全产业链的技术积淀体系;长期扎根四川,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树立了行业权威、市场认可的技术服务口碑。

建科院是广厦万千的安全专家在建筑物中,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好比“骨骼系统”,其本质是以钢筋铁骨编织力学逻辑,让建筑在风震侵蚀中保持刚性与韧性。在建筑结构领域,建科院拥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四川省首个专注于减隔震、幕墙、加固材料等特色技术的实验室,并担任“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技术服务涵盖检测鉴定、城市更新改造、历史建筑保护、抗震防灾、装配式结构及结构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厚的服务经验。

建科院是绿色建筑的“碳”路先锋。是全省最早研究绿色建筑技术的科研单位之一,自2006年开始,在绿色低碳领域,全过程引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此前,省建科院主编的《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省内绿色建筑的唯一评价体系,有效推动了四川省绿色建筑业的发展。拥有国家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住建部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省市级平台。

建科院是标准规范的示范标杆。参与编制新中国第一批建筑领域相关规范,全程参与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编制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国家规范5本,其中,主编《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砌体结构通用规范》;累计编制和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80余本,其中国家标准87本、行业标准36本。

助力四川打造“宜居新标杆”

《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开发商从“达标建设”转向“品质竞争”,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科学的选房依据。据悉四川下一步将开展试点项目评选,并通过政策激励引导行业升级,让“三星好房”成为四川居住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