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建科院刘兢兢博士获得成都市科普大赛奖

发布时间:2025-04-25
分享到

近日,由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10届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四川省绿色节能建筑科普基地选送的刘兢兢博士凭借出色表现,从39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并被授予“蓉城十佳科普使者”称号。此次获奖既是刘兢兢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科普基地长期深耕建筑科普工作的成果缩影。

(一)科学诠释城乡抗震安全密码

刘兢兢的科普之路紧扣城市安全与绿色低碳主题。初赛阶段,他以《农房如何“硬核”抗震?——解密加固改造的生命防线》为题,从396名选手中晋级成人组九强。

决赛现场,他创新运用"弹簧床"比喻解析建筑隔震技术,将复杂的力学原理转化为具象认知,揭示隔震层如何通过柔性消解地震能量,为观众打开理解建筑安全的新视角。

这一生动诠释,恰与四川省绿色节能建筑科普基地展厅内橡胶隔震支座模型及场景应用展示形成巧妙呼应,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

(二)创新科普架起科技惠民桥梁

作为一个追着地震波跑的科研工作者,刘兢兢始终践行"让抗震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的理念。他表示:“科学普及应与技术创新并重,未来我将继续当好‘城乡安全翻译官’,让高深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理念与科普基地的使命高度契合。基地始终致力于搭建科研与公众的桥梁,通过讲座、实践体验、多媒体传播等形式,将绿色节能建筑知识融入社会需求,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科普达人名片】

刘兢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现任四川建科院减隔震事业部负责人。长期从事抗震工程、可持续建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加等省部级项目12项,累计发表论文20篇,获专利26项,主编/参编了《四川省建筑隔震减震施工验收及维护标准》等13本行业/地方标准,累计实现减隔震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超过5000万元。入选省、市、区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四川省土木建筑青年科技奖”“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深入四川多地开展防震科普。任四川省青联委员、省住建厅抗震防灾专委会委员等。

【基地简介】

四川省绿色节能建筑科普基地成立于2021年,是经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认定的成都市级科普平台。基地以“推广绿色技术、服务社会民生”为宗旨,依托四川建科院的技术优势,聚焦绿色建筑、抗震减灾、低碳节能等领域,开展科普教育、技术培训与成果推广。成立至今,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吸引近6000人次参观,兼顾教育与示范功能,激发民众对绿色建筑理念的理解与践行,为推动城乡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