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建科院在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2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此次获奖彰显出建科院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存量提质背景下,建科院正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互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四川建设建筑强省贡献科技力量。
混凝土构件绿色低碳智能制造
——绿智融合、精准质控
由建科院牵头,联合华西绿舍、四川四建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智能制造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效率低、质量管控难、绿色化程度不足等行业难题,创新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成套技术、研发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设备、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部位质量验收方法与控制指标,填补了相关标准中验收方法与控制指标的空白。
项目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一带一路”国际化物资贸易大平台、成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海康威视成都科技园等100余项工程项目。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4.97亿元,新增税收1.39亿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标准、应用
——建筑节能减碳的“川式宝典”
由建科院牵头,会同重庆大学、中建西南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面向‘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建筑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针对四川省气候分区多,区域间气候和资源禀赋差异显著等问题,建立了气候区域适应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提出了以运行节能为导向的建筑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关键技术,建立了面向“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建筑全过程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制定了四川省城乡建设领域减碳技术路径,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大规模应用。
项目成果在天府国际机场、中国西部博览城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项目中应用。自2010年以来,成果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面积达3.7亿平方米,实现绿色建筑从零到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助推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