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志,我的院 ——建科院“5·12”紧急救援纪实

发布时间:2018-05-12
分享到

余震仍在不时的突袭,楼宇内,破碎的混凝土歪歪斜斜的竖着、横着,断裂的钢筋一条一条在头上不远的地方晃动,一阵风从半垮塌的墙外吹来,似乎仅凭风力,就能将整栋大楼倾覆。“同志,我们是建科院的同事!”“同志,你们在哪里?!”好多个声音,伴随着手电的光芒交汇,在废墟的黑暗之中寻找着回应......

上面的场景片段,是建科院员工心中的一段刻骨往事,是建科院这个企业坚强躯体上的一道难以消失的印记。这其中孕育出的感动、深情、志同让所有人在面对未来的困境时,更能彼此握紧双手,共渡难关。让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在走向强盛时,脚步坚实、踏石有痕。

让我们在记忆中把时光拨回到2008年,那一个山崩地裂、日月失色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位于成都的建科院大楼内,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好像巨大的能量一下子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文件柜、书架、饮水机等物品纷纷倒在地上......几乎所有的在岗员工,在此前都没有经历过这样强度的地震,一时间,人们有些惊慌失措。

很快,消息传来,四川省汶川县爆发了7.8级地震。逐渐的,大家也在惊慌中也恢复了冷静。院里迅速把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立起来,确定下属每一所单位、每一个员工的安全,并且开始待命,准备随时开赴灾区。

报平安的电话一个一个打来,但是,院预应力研究所派出到彭州银厂沟执行检测任务的5名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没有音信。13日下午四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响起,电话拿起,传来嘶声力竭的求救声:“所里还有3个员工被掩埋在垮塌建筑物的废墟中,请立即组织人员抢救!”

求救电话是从彭州打来的,两名幸运的员工逃过一劫,从银厂沟步行至了彭州,打来了求救电话。

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14日清晨,在听完情况打探小组不容乐观的汇报以后,院领导召开了紧急会议。“救是肯定要去救的,但是派哪些人去,能不能营救成功,会不会发生新的伤亡?”这几个问题,在当时成了压在时任院党委书记高永昭心头的石头。的确,现场余震不断,新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营救不成,反而酿出新的伤亡,将会造成怎样一种后果?

“在当时,我的确担心能不能组织出一支救援队伍,毕竟太危险了。”高永昭回忆道。令人想不到的是,当“谁去”这个问题抛出的时候,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建科院同志们勇敢地站出来,纷纷报名。现任院纪委书记张扬回忆说,我们没有谁知道这一去能不能安全、完整回来,也没有领导要求哪一个必须参加,完全是自愿。

出发的情形有些悲壮,一个由高永昭任指挥的19人小组站在了单位大门口。有的同志特意把一张印有头像的名片放在上衣兜里,得到消息的员工源源不断来到门口送行,和他们握手、拥抱。

出发了,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我的同志在前方望眼欲穿;没有丝毫的顾虑,因为我的院在后方坚强守候。前往银厂沟的一路上都是飞沙走石,甚至泥沙俱下,但没有一个人想让汽车放缓速度,车队中鲜有人说话,但彼此间能感觉到,19个人的19颗心因为牵挂而在剧烈地跳动!

洞桥垮塌了,队员们肩挑背扛,徒步前进;山路垮塌了,队员们急流涉水,攀越峭壁。抵达现场时,余震仍在不时地突袭,整栋大楼可能随时倾覆。“同志,我们是建科院的同事!”“同志,你们在哪里?!”好多个声音,伴随着手电的光芒交汇,在废墟的黑暗之中寻找着回应......

深入灾区,信号已经完全中断。院办主任郭灵回忆说,联系不上前方的同志,我们彻夜难眠,不停地给他们发信息。“我们坚信即使他们看不到,这也算是一种力量,希望他们明白,我们始终在等他们回家。”

终于,伤员的位置确定了,但由于工作面狭小,救援难度相当大。19个同志轮番上阵,用钢钎一点一点的敲,剔除压在伤员手臂上的砖柱。当发现若要打通营救通道,必须去掉支撑大梁的砖柱时,他们多次出入洞口制作垫木,利用千斤顶进行临时加固,其间多次发生余震......

难以记得,10余个小时的高强度连续救援,身体已是怎样的疲惫不堪。难以记得,在10余个小时中,当生命的灯火渐渐微弱,心灵可以经历多么的肝肠寸断。

15日凌晨2时许,包括职工刘明辉在内的两名生还者终于见到希望的曙光,被营救了出来。但悲剧的是,院另外两名被压埋在废墟中的职工,经反复确认已无生命迹象。建科院的大楼中,也许再也找不出哪一天的氛围如那天这般沉重,沉重得让人心碎。不少员工因为失去了好同事、好兄弟而留下了滚烫的热泪。

“为了同志,不管在哪里,我们甘愿向死而生。”危机时刻,这是建科院人的处事哲学,这是深深烙进灵魂的企业文化,这是不动如山的众志成城。

十年过去,伤痛渐渐抚平。如今的建科院,已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进。未来,我们也许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但当我们踌躇不前之时,请记住,我们的身边,有我的同志,我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