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中的“建科力量”

发布时间:2018-05-14
分享到

震后的四川是否安全?

十年之中,几次大的地震,让外界对四川产生了一种焦虑感。这是一个不大乐观的信号,影响着四川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

怎样释放焦虑?如何作出“震后的四川依然安全、美丽”的有效回应?仅靠言语组织的宣传回应稍显苍白,如何让科学技术力量贯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始终,成了摆在所有在川科研单位面前的一道绕不开的命题。

可以说,判断一个地区震后是否安全,建筑是一个首要的指标。这让建科院,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巨大的技术导力作用。

2009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国家决定在位于震中的映秀镇漩口中学举行高规格的重大纪念活动。由于漩口中学的震损严重,加之震后余震不断,学校的房屋已非常危险,为保证纪念活动安全、正常举行,上级部门决定对漩口中学的房屋建筑进行保持震后原貌的应急加固,确保安全。

自然而然,这项任务交到了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建筑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手中。具体由建科院全资子公司、省内最早从事加固特种施工的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程公司负责。

临危受命,责任重大。当勘察组来到实地时,所见十分震惊:阶梯教室、实验楼坍塌,主体教学楼一侧垮塌一侧严重倾斜,其他房屋结构构件断裂、错位、混凝土酥碎、钢筋屈曲失效......同时,由于加固的目的是保持震后原貌,保证不受余震和次生灾害的影响发生二次坍塌,加固的难度非常大,挑战前所未有。

难题面前,唯创新者胜。在持续攻关和不断的方案完善下,最终应用了多种稳定和加固的方法对漩口中学震损的房屋进行了损伤原貌固化,为后期将漩口中学建成地震遗址纪念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定地震过后,康定市教育局将20个加固项目和5个新建项目任务交给华西集团,其中22个项目涉及到教学场所,需利用暑期时间完成,以保证师生的顺利开学。

难题来了,回民小学和沙德生古小学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抗震性能有限,按常规方法加固会出现多种不利情况。

怎么办?院设计二所的同志回忆说,我们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方案比较,创新性地提出运用抗震加固新技术——抗震性能设计的方法。通过采用防屈曲支撑及耗能剪力墙等抗震减震新技术,既解决了建筑加固设计难题,又大幅度减少了施工量及施工周期,项目最终顺利完成。

凭着专业的态度和技术,设计二所的技术专家白天在康定的各个乡镇踏勘现场、收集资料,晚上开会,与后方专家一起磋商,采取循环流水线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出图效率。二十多天之内,所有项目施工图分三个批次全部移交,为集团全面完成康定学校加固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3月,由建科院主编的《四川省震后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发布实施,需要一提的是,关于地震灾后房屋的应急评估,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程》的发布,为统一和规范地震应急期内震后建筑的应急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年8月,九寨沟地震爆发,18日,院总工程师吴体作为省减灾委专家组成员一同前往灾区,协助开展灾损评估工作。而这次地震灾后房屋建筑的应急评估工作,恰恰是按照建科院主编的《规程》展开的。参加评估的单位均反映,《规程》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好、工作速度快,按其指导和要求开展的震后房屋安全性应急评估工作为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快妥善安置灾民、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通过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组织开展相关研讨会对促进全行业的技术提升非常重要。建科院就是其中一个主导者。在纪念芦山地震三周年之际,建科院积极联合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四川省抗震防灾年会暨纪念芦山地震三周年学术研讨会”,总结2015年来尼泊尔、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地震的成因及震源机制和震害情况,以便更好开展日后的抗震防灾工作。多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交流,对促进和提升四川抗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年抗震救灾中,建科院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用问题倒逼创新,解决了一系列建筑方面的“疑难杂症”,用技术“让四川依然安全”。